您所在位置: 首页> 学术研究> 学术交流

“人文大家论坛”第240讲:影响的焦虑与创造的雄心

3月31日下午,由bat365在线官网登录入口主办的“人文大家论坛”第240讲于立言楼B4-1室举行。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刘保昌先生应邀为bat365官网师生做题为“影响的焦虑与创造的雄心”的学术讲座。本次讲座由李胜清教授主持,刘郁琪、胡志明、梁小娟、邓桂英等老师以及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到场聆听。



讲座中,刘保昌先生就学术论文写作分别从选题创新、研究方法、学术规范三个维度与师生们进行分享。关于文学研究的选题创新问题,刘保昌先生鼓励同学们关注《中国社会科学》《文学评论》《外国文学评论》《文学遗产》等权威期刊和《新华文摘》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、人大复印资料等重要转载期刊,同时关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、教育部重大项目的选题等,开拓视野。同时,要注意结合学术界趋势性问题,把握时间节点来选题。针对初学者容易人云亦云、简单拼凑他人成果的状况,他表示:“人类社会有两种创新方式,一是破旧立新,二是推陈出新,而后者在当今更为可行”。


当下文学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呈现多样化特色,在论文撰写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?刘保昌先生结合自身的研究经验,侃侃而谈:对文本进行细读是文学研究的基本功;传统研究方法如文化视角、文本分析、数据计量分析等,新兴的女性主义、新历史主义、后现代主义、种族批评研究、跨国界研究、传播接受研究等等,都可以为我们所用;在研究对象与研究主体形成情感共振的前提下,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。化理论于无形,才是论文写作的最高境界。


此外,刘保昌先生从自己多年的编辑经验出发,结合实例深入浅出地给师生们普及了论文写作的学术规范,从文章标题的详实、内容摘要突出重点、论文开头作学术史梳理、引文的准确运用、学术视野的开阔、语言的精练等方面对论文的写作进行了深入的剖析。



刘保昌先生条分缕析,纵论古今,以幽默风趣的方式列举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,他旁征博引、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听众深深地感受到其文学造诣之深厚。在场师生纷纷表示自己受益匪浅。



文/何慧

图/林宣瑶


【新闻链接】

刘保昌,男,湖北仙桃人,文学博士,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,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,《江汉论坛》编辑。发表论文200余篇,被《新华文摘》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、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30多篇。出版专著《地域文化视野中的两湖现代文学研究》《荆楚文化哲学与中国现代文学》《汹涌的潜流》《戴望舒传》《聂绀弩传》《郁达夫传》《夜雨江湖:李渔传》,长篇历史小说《楚武王》等。曾获李达青年学术奖、屈原文艺奖、湖北文学奖、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、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、湖北文艺评论奖等。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、中国闻一多研究会副会长、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、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员、湖北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、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、武汉散文学会副会长。